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凯发官网注册

2010-09-14
中国冶金报 记者胡佩生  通讯员叶茁壮
 
      连日来,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开展内部质量走访,包括上道工序走访下道工序、主体生产厂走访钢材深加工生产厂等。湘钢还一直定期组织生产厂和生产指挥、技术开发、市场营销、质量检验等部门人员对外部终端用户进行湘钢产品质量走访,近距离对接用户的意见与建议,使产品质量改进的力度加强、速度加快,记者亦曾多次随队采访湘钢这类走访客户的活动。
      在钢铁产品严重过剩、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就是一种品牌竞争力,也是企业降低制造成本的有效途径。按照湘钢质量管理部提供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湘钢产品质量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一是内部质量异议,与2009年相比,平均吨材损失降低25%;二是外部质量异议,与2009年相比,平均吨材损失大幅降低近70%;三是线棒材钢质和轧制原因改判率较去年降低50%以上。质量管理必须为企业创效,这是湘钢对质量工作的明确要求。
 
理念决定行动
 
      前些年,湘钢在管理架构进行扁平化变革的时候,出于大部制管理模式的考虑,将原本分设的质量监督处与生产指挥中心合并为生产管理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质量管理容易被弱化的弊端,出于对产量和成本的考虑而使质量管理受到冲击的情况所在多有,无法适应打造精品企业的战略要求。2009年末,湘钢对生产和质量管理一体化加以反思,又把质量管理的职能单独划分出来,重新成立质量管理部,强化质量管控对生产的制衡作用,除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把关,重点更在于监控生产线的质量过程控制,牵头组织对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从分到合,再从合到分,绝非简单意义上的机构变动,更意味着湘钢质量管理理念的升华。新的质量管理部成立之初,就在探讨怎样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创效环节。过去的质量监督处主要职责是进行最终产品的质量把关,虽然体现了对客户负责,但对于企业来说,损失已经造成。必须改变“秋后算账”和“事后诸葛亮”的老套路,将质量把关的重心前移,向过程控制延伸、向持续改进延伸,努力从源头上消灭不合格因素,从而有效减少企业内部的质量损失。
 
过程决定结果
 
      工艺路线有问题、整个系统不稳定,产品的质量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解决起来往往事倍功半,并且总是出现反复,很令人头疼。因此,工艺改进是质量提升最为直接和有效的路径。今年以来,湘钢质量管理部组织力量对常规产品的工艺路线进行梳理和优化,质量波动较大的品种,从成分设计的思路上消除质量隐患。炼钢厂今年推行低过热度浇钢攻关取得长足进展,中包过热度合格率达到93.1%,为历史最好水平,尽管对浇钢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给铸坯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改善带来十分明显的好处。
      今年2月,湘钢质量管理部成立工艺纪律督察组,重点加强对中、夜班的督察,在关键工序和关键工艺参数设置控制点,动态监控。在线棒材轧制的中间工序增加在线酸洗和红钢快速检测,把质量检验向前延伸,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大批量的产品改判甚至判废。
 
思考决定未来
 
      质量管理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管理,员工的职业化程度有多高,产品的质量就会有多高——这是湘钢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所表述的观点。他们认为,员工的职业化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化素养很高的员工,经他们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是值得信赖的;假如连遵守劳动纪律、穿戴好劳保用品等最为起码的要求都会成为问题,这类员工也很难指望他在岗位上严守操作规程,很有可能成为产品质量的“短板”。在许多情况下,产品质量的波动源于人的波动,如工作责任心、思想情绪、岗位技能等。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是使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必然趋势。
      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生产厂的主动性和岗位工人的自觉性是最为根本的基础,质量管理部门毕竟只能起到监督和抽查的作用。如何提高生产厂的主动性和员工自觉性,还是要靠真正有效的机制,在这方面,正激励比负激励的作用更加重要,也将更为持久。目前在许多企业流行的是只问结果不管过程,应用到质量管理中,只要自己这道工序没有出现问题、不会被考核就行,却常常把质量隐患留给后道工序、甚至客户那里,直到客户提出质量异议投诉了,才不得不进行责任追溯,严厉考核,为之晚矣。让人们从提高产品质量中尝到绩效甜头,是激发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动力源泉。